2025年6月13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师生《医学的温度》阅读分享会在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举办。活动由校工会、团委、图书馆联合主办,教职工诵读协会承办。校工会主席吕宝、教职工诵读协会教师代表及数十名西医师生参与活动,共同探讨医学人文精神的时代价值。活动由教职工诵读协会会长王燕主持。

分享会现场
活动伊始,王燕向与会师生介绍了出席嘉宾,并从医学教育的本质出发,指出本次活动目的是通过共读经典著作,深化师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与思考。随后,吕宝致辞,她结合当前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强调了人文素养培养对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鼓励师生在阅读中汲取智慧养分,在实践中践行人文关怀。

校工会主席吕宝致辞
基础医学部郑慧媛老师以“在医学人文的长河中寻找生命的温度”为题展开分享。通过北大的《医学的温度》纪录片和韩启德颁奖典礼发言视频,抛出“医者能做的到底是什么”这一深刻问题,引发在场师生的思考。接着,她详细介绍了书籍作者、内容框架及核心观点。在心得分享中,她提出“当手术刀遇见同理心:医学不是‘修理机器’”“疾病不是敌人,而是生命的‘特殊信使’”等独到见解,深刻指出在AI时代,医生应守护“不可被算法替代”的温度,同时建议医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掌握解剖图谱等专业知识,更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要做一个好学生、好人和好的知识分子。

基础医学部郑慧媛老师分享阅读感悟
医学技术学院贺红艳老师的分享同样精彩纷呈,紧扣医患沟通、叙事医学和树立豁达的疾病观与生死观三个话题展开。她强调,良好的医患沟通需要医生具备倾听、理解、沟通和共情的能力,医生给予患者的安慰、耐心倾听和尊严维护,往往比药物更能抚慰人心。并指出叙事医学为医学人文的落地提供了有效途径,并通过南方医科大学杨晓霖教授的经典语录,带领大家深入了解叙事医学。在探讨生命意义与价值时,贺老师引用韩院士的话语,引导大家敬畏自然、天人合一。互动环节中,就“效率优先还是关怀优先” 的问题引发在场师生热烈讨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医学技术学院贺红艳老师分享阅读感悟

学生与分享教师互动交流
活动中师生们共同参与了《我们中国医生》篇章的情景朗诵。在深情的背景音乐中,师生代表接力用真挚的情感开展诵读,诵读中每一个字句都饱含着对医学事业的赤诚之心,每一段朗诵都传递着医者的使命担当,气氛庄重而感人。
最后,吕宝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医学的温度》一书对医学生专业成长和人格塑造的重要价值,特别强调在当今医疗环境下保持人文关怀的紧迫性,并希望在场学生要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通过阅读经典著作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人文修养,将来成为德艺双馨的医学人才。
这场持续两个小时的分享会,不仅是一场阅读交流活动,更是一堂生动且深刻的医学人文教育课。医学的温度,通过这场分享会,在每一位参与者心中生根发芽,也终将由这些怀揣梦想与热忱的年轻心灵,传递到更广阔的天地中。
(供图:巨佳 审核: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