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部 郑慧媛
大家上午好!今天能在这个“巾帼建功立业话改革”的平台上进行交流、分享,倍感荣幸。作为一名专任教师,我想借此机会,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分享一些我的思考和体会。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作为一名躬耕教学一线28年的教师,我始终坚信:三尺讲台虽小,却是教育改革的战略支点;课堂模式之变,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
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我们指明了教育工作的方向,也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医学院校的专任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贡献力量。
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相互启发的过程。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认为教育家精神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指引,更是为我们树立了行动的标杆。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与人格的塑造。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教育技术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探索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践行OBE理念、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正是这一变革的核心。它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一教学理念带来的积极变化。
我讲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它的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我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设计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如采用对分课堂、问题导向、案例教学等,将基础与临床、基础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们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显著提高。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者,而是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更培养了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除了教学方法的创新,还注重教育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线学习平台、教育软件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入,拓展课堂教学时空,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形式。通过动画、视频、虚拟仿真、数字切片等形式,将抽象的知识点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还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助力教育教学深层次变革”,这让我倍受鼓舞。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加强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与实践,提升教育教学的智慧化水平。
作为一名女教师,我感到很自豪。因为在这块沃土上我们与男同胞一起并肩耕耘,挥洒汗水,拥有同样的广阔天地,拥有同样的平台尽情施展着才华,建设着美好的家园,校园,共同创造了幸福的生活。同时,我们还得到了比男同胞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这一切都源于学校领导、校工会、女工委对我们女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源于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源于同事的友善和照顾,在此我也表示衷心的感谢。作为女教师,我们既有严谨治学的韧性,更有春风化雨的细腻。作为女教师,我们更应发挥细腻、耐心的特质,将这份爱心与责任融入教学改革的每一个细节。
作为医学院校教师,我们既是医学火种的传递者,更是健康中国建设的生力军。在学生的生命旅程中,教师就像是那一束指引方向的光。追随光、靠近光、愿我们都能成为学生生命中的那束光,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最后,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教育芳华!祝各位姐妹节日快乐!祝愿西医的明天更美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