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劳模和工匠人才在创新实践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夯实创新驱动发展的群众基础,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发布《关于命名2024年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和创新工作室联盟的决定》(陕教科文卫体工发〔2024〕41号),我校“曹慧玲理性药物设计与发现创新工作室”“苟兴春心脑系统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创新工作室”成功获批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其中,“曹慧玲理性药物设计与发现创新工作室”被选为医工交叉创新工作室联盟成员之一。
曹慧玲理性药物设计与发现创新工作室依托西安医学院与陕药集团的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等12个省级药物研发与转化平台,长期致力于理性药物设计与发现研究,设计合成了结构新颖的小分子化合物40余个,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已建设5个子平台,初步构建了理性药物设计与转化创新技术平台,面向省内外提供创新研发技术服务,设计筛选了一批小分子候选化合物,研究水平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大幅提升了我省新药发现的速度与效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良好的市场前景。
苟兴春心脑系统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创新工作室以研究疾病的分子机制为“入口”,以转化医学研究为途径,以生物制药为“出口”,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机制研究及治疗靶点的发现、神经再生与脑保护研究、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细胞分子免疫学机制、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早期诊断试剂盒及治疗药物开发等方面研究。工作室成员共获批国家级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40项,总科研经费1500左右;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转化科技成果收益221万元;获国家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0余项;发表高质量论文50余篇,其中部分成果发表在NCB、AM、ACS Nano等著名期刊。
截至目前,学校已获批4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包括2019获批的张永爱创新工作室和2020年获批的靳红樱创新工作室)。下一步,校工会将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工作室的支持力度,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教职工投身于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推动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学校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审核: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