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最美家庭事迹分享——孝老爱亲:高苏亚
来源: 作者:高苏亚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3-11-13 16:59:15
字号: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工会和药学院给我这次“最美家庭”获奖机会,能够参加此次座谈会,我感到非常荣幸!

应工会吕主席要求,让我着重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年来在孝老爱亲、家庭和睦方面的体会感悟。说真的,这方面全是一些家庭中的琐事,实在不知道从哪谈起。那我就从潜移默化的家风谈起吧(大家全当听故事,消解一下工作之余的疲劳吧)!

我出生在一个地道朴实的农民家庭,自幼虽家境贫寒,但父母给了我优渥的精神食粮。母亲虽大字不识,但勤劳能干,明事理。父亲一家十口人,憨厚老实,虽勤劳不缺力气,但没有主心骨。作为长嫂的母亲当年不到20岁,就毅然支撑起一个缺吃少喝的的贫困大家庭,当起了“领头羊”。紧密团结,带领叔叔、姑姑们干活,料理家务事,包括叔叔们和姑姑们的婚事。以致于我记事时常听奶奶对村里人吃醋地说:“我的那几个女儿啊,回娘家来不是来看望我,而是看望她嫂子来的!”母亲孝敬公婆的事情在我们村方圆几十里都是远近闻名的。从小我就耳濡目染了这些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也养成了自立自强的性格。

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也成家了,爱人是一名军人,我自然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一名光荣的军嫂(可能有过军嫂经历的都知道,这一光荣称号在生活中不那么容易!)。我当时是一名中学教师,任教毕业班的化学课程,除过平时的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评阅试卷外,还有晚自习、周末补课等,一心扑在教学上,以致于自然流产两次。第三次怀孕时不到两个月又有流产征兆,当时医生让卧床或住院保胎。但生性认真的我考虑到毕业班化学课当时无人接替,就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依然坚持工作。不料几天以后一个漆黑的初冬夜晚十点多钟,大出血。当时爱人不在身边,还好我是住在校园里的,住在校园里的单身同事赶忙叫来工会主席、校长、书记、会计、出纳,连夜赶往医院,等到医院时血压已到20,跟随的小姑娘同事吓得哇哇大哭。第二天同事们知晓后陆续来医院看望,还有几位同事在医院轮流陪护,医院里的医生们很是感慨学校职工的团结精神。化学课就临时聘请了一位药厂的生产技术员来带,学生们听不懂,我住院时来医院找我,我出院后来我的房子找我,后来休息不到半个月就又重返讲台。爱人后来知道此事后觉得很是愧疚与亏欠。

其实,爱人也是一命运坎坷之人,遗腹子(母亲怀孕3个月时父亲就离世)。听爱人说,婆婆30多岁守寡,为的是一句“一定要为丈夫守护住后人的”铮铮誓言。婆婆含辛茹苦,积劳成疾,将两个儿子抚养长大。为了大儿子能考大学和二儿子能参军考军校,几次给村大队干部写血书立誓。大儿子考入现在的西安交大医学院,毕业后回我们县城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为的是时常能帮母亲瞧病。还好母亲享受到了儿子的孝敬,但终因病多病杂医治无效撒手人寰。大伯哥比我爱人大十几岁,二人情同父子,稍有电话联系不上,就非得给我打电话,现在这样的兄弟感情很少见的。

后来,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女儿。还清楚记得当天十二点下课,我和爱人拎起先一天晚上打好的行李,打的直奔医院,因为必须剖腹产。做完各种检查后,直接到手术室,当麻醉师问我“家属呢?”我说“家属在门诊等化验单呢”,“就来一个家属?”麻醉师竖起大拇指说“巾帼英雄!”说真的,我当时并没有感觉到什么,想着两个人去医院生小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女儿下午425分就出生了,8斤重,非常可爱,从此我更忙了……。

考研的梦想时常充斥着我的灵魂。我白天使劲工作,尽量在白天把所有的工作干完,晚上看书复习备考。没人看娃,我找了位老太太帮忙,每天早上带上牛奶送去老太太家里,中午接回,下午再送去,跟打仗似的。我至今还清楚的记得每到晚上,我就一手拍娃睡觉、一手执书复习的情景……。也不知道当时哪来的那么大的干劲?!可能是想摁住命运的咽喉,活成悬崖上一株傲人的玫瑰,清香四溢吧!

生活的磨砺和家风的感染历练,使我们夫妻养成了自强、自立、认真、顽强的拼搏精神,在工作中勇挑重担,爱岗敬业。在升本初期,积极承担物理化学实验项目的设置、培训、仪器申购、实验教学准备和运行等工作。积极参与药物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建设工作,负责大型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和运行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甚至中度贫血全身浮肿依然坚守岗位。积极参加外地招生宣传、新生辅导员、学业辅导员等工作。教学一丝不苟,不断尝试改革和创新,主持教改项目4项,重点学科、创新课程、一流课程负责人各1项,编写教材3部。坚持帮助考研学生义务辅导10余年,坚持每周三下午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赢得学生一致好评。每年指导4-6名学生毕业论文,并帮扶学生就业。多次荣获优秀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师德优秀、优秀共产党员、课堂教学竞赛、“互联网+”竞赛、教学成果奖等。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指导大创项目10余项。

艰苦朴素、勤劳善良的家风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孝老爱亲生活中言传身教,传承美德。赡养90周岁老父亲尽心尽力。2017年父亲更换股骨头后,行动不便,我们更是体贴入微,每晚坚持给老父亲用红花泡脚和按摩。爱人说爸爸身体硬朗,这是我们的福气!我们只剩这一位老人了,一定要让老人安享晚年!。爱人体谅我的不易,在有限的探亲假中,他会尽可能为家里多做事,多孝敬老人。他是O型血,多次无偿献血,为的是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坚持锻炼,乐观向上。在空军三航校二团战友聚会时领导为我多次颁发光荣军嫂纪念奖章。女儿自立自强,心地善良,尊敬长辈,工作努力。在家时经常主动帮助家人洗衣做饭,帮助爷爷烧水泡脚,逗爷爷开心。

在新冠疫情紧要关头,我在橘泉苑勇当抗疫志愿者,积极报名监考监考、联系宿舍、接送学生等。爱人在东北勇当志愿者,独生女儿也毅然决然参加新冠感染者的隔离运输工作,还宽慰家人“只要自己注意消杀,没什么危险的”。

夫妻结婚27年以来相濡以沫,孝敬老人,善待邻里,崇尚勤俭节约,更是因为坎坷的经历使得我们更加注重孝老爱亲,家庭和睦。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习近平总书记在团拜会上多次讲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在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愿我们都孝老爱亲,珍惜家庭,我们赶上了中国百年来国运蒸腾日上的时代,何其幸运!别辜负这个时代!


Copyright©2013-2018 www.xiyi.edu.cn   联系电话:029-86177361   传真:029-86177894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辛王路1号   邮编:710021   备案号:XA12275